蛇紋石的非均向性影響中層地震之分布
藉由地震觀測,地球物理學家發現在一些隱沒帶中,地震發生於約70至300公里深並呈現雙層分布,將此特徵稱為「雙震帶」。台灣東部的隱沒帶系統即具較淺之雙震帶特徵。然而,造成雙震帶的基本機制長期以來一直眾說紛紜。最近本系謝文斌教授所主導的國際合作團隊結合超快光學與高溫高壓鑽石砧技術精準量測隱沒板塊中重要含水礦物—蛇紋石之熱傳導率,首次證實其熱導率在板塊隱沒過程中具有極強的非均向性。進一步結合熱演化模擬,研究團隊發現在隱沒過程中,板塊一旦受到剪應力造成蛇紋石晶體順向排列,將引發熱毯效應,阻絕熱能的流動,大幅影響隱沒帶溫度分布,最終會促成礦物脫水引發岩石;此外,透過熱回饋機制使斷層內溫度不斷累積增高以誘發斷層熱失控,進而產生中層地震甚至是雙震帶。此研究成果揭示了含水礦物在隱沒板塊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且對板塊隱沒動力學以及深層地震的發震機制等關鍵議題帶來重要進展。研究成果已於2024年6月18日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